
設施蔬菜二氧化碳肥施加的方法以及時間
設施蔬菜二氧化碳肥施加的方法以及時間
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,植物干重的絕大部分是通過光合作用,由二氧化碳轉成有機物的,從根部吸收的養料轉化來的僅占5%~10%。但在棚室栽培中,由于設施的密閉,常會造成棚室內二氧化碳的缺乏,從而影響了蔬菜的產量和品質。 菜作物補充二氧化碳后,可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,促進蔬菜生長發育, 增加作物的株高、莖粗和葉片面積,有利于作物的新陳代謝,加速作物對養分的吸收運輸與光合成運輸, 能使植株生長健壯,抗逆性增強,顯著提高產量,改善品質,抑制或減輕病害發生,提早上市。二氧化碳的監測可以使用二氧化碳測量儀進行快速的測定分析。
二氧化碳氣肥包括發生劑和催化緩釋劑,使用時要將催化緩釋劑倒入發生劑包裝內,并充分混合。然后用香火將釋放孔燙開,燙開后迅速將兩層袋分離,防止粘連在一起,影響氣體的釋放。那么二氧化碳肥施加的時間以及施加量有什么要求以及限制的嗎?
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一般300 毫克/千克左右 ,而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濃度大約在1000~1200 毫克/千克之間。 溫室大棚中夜間二氧化碳氣體濃度較高,日出前一般在 600~800 毫克/千克之間,日出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,兩小時后降到100 毫克/千克甚至更低,使作物處于饑餓狀態。
根據蔬菜生長期施用:二氧化碳氣肥一般在冬季施用,但并不是在作物任何生長期都施用。蔬菜從定植到結果前,以營養生長為主,植株葉面積較小,吸收二氧化碳量小,利用率低,使用后幼苗易徒長。因此,在營養生長期不需要施用二氧化碳氣肥。 當蔬菜進入結果期后,葉面積增大,吸收二氧化碳量增大,果實消耗植株營養多,為了制造更多的光合產物供應果實的生長, 這時就需要增施溫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,給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。
濃度控制: 二氧化碳施肥適宜濃度與作物自身和其它環境因素有關,一般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大濃度。茄果類施放濃度控制在600~1000 毫克/千克范圍為宜 , 黃瓜可以稍高點,在 1000~1200 毫克/千克范圍內。施用時間控制:不同季節和不同的天氣施用時間不同。當年的11 月至次年 2 月, 一般在日出一個多小時后進行。陰天施用量減半,施用時間也需減少,雨雪天氣最好停止施用。 而在陰雨天氣后增施氣肥植株萎蔫的現象會得到有效改善。
- TPJ-26二氧化碳記錄儀/CO2記錄儀
- TPJ-26-I二氧化碳檢測儀/二氧化碳監測儀
- TPJ-26CO2記錄儀/二氧化碳測量儀
- TPJ-22溫度照度記錄儀/溫照度記錄儀
- TPJ-20-L溫濕度露點記錄儀
- GLZ-C光量子記錄儀/自記式光量子計
- GLZ-B光合有效輻射記錄儀
- GLZ-A光合有效輻射計/光合有效輻射儀/光量子計
- TPJ-32雨量監測儀/自記式雨量計
- TPJ-32雨量記錄儀
- TPJ-30風向風速儀/風速風向記錄儀
- TPJ-30風向風速監測儀/風向風速記錄儀/風向風速自記儀
- TPJ-26-I二氧化碳檢測儀/二氧化碳監測儀
- TPJ-26二氧化碳記錄儀/二氧化碳測量儀/CO2記錄儀
- TPJ-22溫度照度監測儀
- TPJ-20溫濕度自記儀/自記式溫濕度計
- TPJ-20溫濕度監測儀/溫濕度記錄儀
- DJL-18溫濕光記錄儀/溫濕光三參數記錄儀